即时:镌刻于石壁间的“求学之道”
2023-06-30 01:05:24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书香氤氲,开卷有益。我们总是说知识是没有边界的,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立足当下。当今时代,信息总量呈裂变式增长,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大量的知识。可是古人除了读圣贤书以外,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去学习、获取知识呢?让我们从孝堂山汉石像中探寻答案吧。

孔子、老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分别是儒、道两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学说对中国人勤劳勇敢、孝老爱亲、低调做人、乐善好施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主要的文化基因。但即使像孔子和老子这样的圣人,在求学求知上仍保持“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的姿态,举例来说就是著名的历史典故“孔子见老子”,该典故在济南市长清区孝堂山汉石像便有佐证。

走进孝堂山,可以看到在汉石祠的北面刻有场面恢宏的大王出行图,仔细看刻有大王车三个字,下刻有孔子见老子图像,画面显示孔子带着一只大雁拜见老子。为什么要带一只大雁?在古代,大雁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大雁常结伴飞行,形成有规则的队列,在队列中年长的在前面,幼小的在后面。这样就叫作“雁行有序”,象征着礼教。孔子此次拜访老子,正是奔着周礼而来。用大雁当作见面礼,意在表明,我倡导的是长幼有序、尊贵有别,我是作为学生来向您请教的,您是长者,表示谦恭的意思。

孔子拜老子的画像上共有四十七人,中间左向一人为孔子,与孔子相对一老者,长髦飘动,手拄曲杖为老子,中间一小儿面对孔子,孔子身后站立三十位弟子,老子身后站立十四位弟子。孔子一生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少年时就爱好习礼。孔子一直想去拜见老子,向老子请礼的学问。图中所刻的就是孔子正在向老子请教。

介于老子和孔子中间有一小儿,应该是项橐,项橐在七岁时做过孔子的老师,就是我们小学课本上学过的《两小儿辩日》。项橐与孔子和老子本无关系,放在这里可能是为突出孔子的求学态度,即: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且没有年龄和阶层的划分。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中均记载有“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事后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也广为流传:“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画像石中孔子着长袍,戴高冠,谦恭有礼,颇有“温良恭俭让”的丰神气质。这一画像以直观、生动的图像,表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提倡的谦虚好学、尊老敬贤等社会思想。

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他们谈经论道的场景被记录于孝堂山汉画像中,再现了儒、道两位始祖,互敬互学,交流思想,切磋学问的历史画卷。孔子与老子的见面,更像是一位年轻人向前辈学习经验,孔子如弟子般尊敬老子,老子如师长般关怀爱护,两人亦师亦友,可谓千古神交,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如同从远古奔流而来的河流,流经每一个朝代,流进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中。

《孟子·离娄上》第二十三章有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有些人虽然学识渊博,在某些领域也是专家,但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水平再高,也只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学者,不可能成为精通所有技能的“多面手”。所以,让“归零”心态成为常态,像孔子一样,放低姿态,不停地向他人学习请教,不断提升自我。

透过“孔子见老子”的汉石像,我们参悟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参透了不断求知的求学态度,学识渊博的孔子尚且这样,我们又何尝不应该这样?身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加强学习、自觉学习,让学习伴随终身,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实践,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来源:济南宣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