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汉双语解纠纷
“麻要顺丝搓,人要顺理说”。既懂法律知识,又能说一口地道的彝语——这让石林法院“阿诗玛”特邀调解员王美仙在调解工作中事半功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石林县人民法院先后创建“阿诗玛”和“高玛饶”两个彝汉双语调解室,把辖区内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的70多名彝族同胞选聘为特邀调解员,运用富有彝乡特色的“双语调解”模式,让纠纷止于萌芽、化解在诉前,实现公正和效率的“双提速”。
双语调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走进“阿诗玛”调解室,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诉讼指南、日常法规,“客厅”沙发上摆放着彝族刺绣抱枕,墙上写着彝族谚语“白纸黑字有理有据,火草麻布经纬分明”——这些小细节,都让来办事的彝族群众倍感亲切。2019年,石林县人民法院成立“阿诗玛”调解室,聘请“阿诗玛”特邀调解员为彝族群众答疑解惑、调处矛盾。
10多年前,石林县某街道某村的毕某某向其三姐借款8万元,后将一张银行卡交给毕三姐(化名),告诉三姐除了赔款以外,剩下的钱留给自己的女儿。
毕某某去世后,毕三姐手里的那张银行卡,成了一家人纠纷的根源。原因是,毕某某的配偶、女儿多次要求毕三姐按照毕某某的意愿,把剩下的钱交给毕某某的女儿,但一直没拿到钱;而毕三姐不会汉语且存在语言表达障碍,长期保存银行卡却从未查询卡内余额。
2021年底,石林人民法庭的法官和特邀调解员王美仙一起到某村发传票,依托巡回法庭,运用“双语调解”,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王美仙用彝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毕三姐交出银行卡,由两名巡回法庭的书记员陪同双方当事人到附近银行网点核实卡内余额。最后发现,这张卡从交到毕三姐手里,就没有转账、取款记录,卡里一分钱没有。最后,采用调解的方式,各方达成协议,顺利完成遗产分割。
“该案并不复杂,关键就是沟通障碍。”王美仙长舒一口气。作为土生土长的石林彝族人,她有法学专业背景,又会彝族话,“双语”调解成为她手中的针线,用来“缝补”矛盾的裂痕。“群众的事无小事,诉前调解对百姓而言是最高效和最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王美仙说。
目前,石林县人民法院“阿诗玛”调解室共有50名特邀调解员;石林人民法庭创立的子品牌“高玛饶”调解室则有27名特邀调解员。他们有的在调解室坐班,有的分散到各村居委会,用彝汉双语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彝汉“双语”调解成为石林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一块“金字招牌”,和煦的春风吹遍石林彝乡的每个角落。
一沉一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石林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背着“法庭背包”,拎着“法庭行李箱”,走进少数民族群众聚居村寨,挂起国徽,抬几张桌子,就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法庭,审理案件、化解纠纷。
2015年起,某村的鱼塘每年雨季都会因水漫出淹没周边土地,有44户村民财产受损。村民与鱼塘承包人多次协商未果,今年年初来到石林人民法庭寻求帮助。
石林县人民法庭庭长汤国研究案情后,先后3次组织工作人员到某村鱼塘查看水位、检查设备,了解村民土地被淹情况,认真倾听双方诉求。
2023年5月9日,汤国和“高玛饶”特邀调解员张宏把双方当事人聚在一起调解纠纷。“张宏作为村支书,更了解村里的情况,村民们信他,用彝语调解也更方便沟通。”汤国说。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村民也拿到了赔偿款。
这只是石林县送法上门、快速解纷的一个缩影。石林县人民法院下沉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已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台创园巡回审判点、彝族第一村、小箐村4个巡回办案点,将司法服务送到景区、台创企业和群众家门口。
与此同时,石林县人民法院组建5个速裁团队,实行法官、法官助理和调解员“一个团队一体办理”,“双语”调解助力速裁团队跑出“加速度”。以往50个自然日的平均审理周期,速裁团队则将审理案件时间压缩到6—7天,部分案件立案当天即可调解结案。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石林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审理期限相较同期缩短了8.54%。
“巡回审理+双语调解”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需求,推动诉源治理向基层下沉,实现“立、审、执、调”一体化;“诉前调解+双语调解”促进大量简单案件在立案阶段、诉讼前端得到快速处理,大幅提升办案质效。石林县人民法院“一沉一提”,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化解纠纷网格,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云南网记者余红通讯员许奇